聯系電話:023-88730955
報名電話:13883627092
網址:www.pm4o1y.cn
總校:沙龍匯文化廣場三樓(小龍坎地鐵站1號出口前行100米)
南岸:學府大道9號附19號(中國銀行二樓)
重慶交通大學2023年誠聘英才172人
★交通運輸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
★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高校
★博士學位授予單位、博士后流動站、院士工作站高校
★國家科技進步獎、國家發明獎、國家教學成果獎獲得高校
★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國家工程中心、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校
★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、國家特色專業、國家一流專業高校
★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%高校
★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”實施高校
★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、首批全國就業50強、首批全國創新創業50強高校
一、選擇重慶交通大學的6大理由
理由1:這里交通特色突出,前景廣闊
大力實施交通強國戰略,構建安全、便捷、高效、綠色、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,提高智能、平安、綠色、共享交通發展水平,交通行業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的科技需求和人才需求。這是一所因交通而生、因交通而興,“路、橋、水、空”交通學科優勢突出、特色鮮明的多學科大學,發展前景極為廣闊。
理由2:這里區位優勢明顯,海納百川
學校地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—重慶,重慶是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,中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,是國家重要中心城市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雙核之一,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、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、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,是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、“一帶一路”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。
理由3:這里科研平臺眾多,實力硬核
學校擁有山區橋梁與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個國家級重點科研平臺,1個國家級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,水利水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、山區橋梁結構與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力學治沙與生態碳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綠色航空能源動力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44個省部級科研平臺,西南水利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、沙漠土壤化研究院等20余個研發機構。在山區交通基礎設施、生態航道、軌道裝備、運輸物流、綠色航空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成果,學校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、國家發明獎14項,省部級科技獎勵569項。
理由4:這里名家大師薈萃,追求卓越
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,擁有全職中科院院士、長江學者、國家杰青、萬人計劃、中國工程設計大師、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、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、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、全國教學名師、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、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國家級、省部級人才200余人次。
理由5:這里學科專業相長 ,特色鮮明
學校構建了“學士—碩士—博士”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,現有1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,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,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3個院士專家工作站,6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?,F有2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,38個重慶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?,F有3個國家特色專業,7個專業獲批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”試點專業,15個重慶市“三特行動計劃”特色專業,7個特色學科專業群。
理由6:這里人才輩出,大有可為
建校70年以來,培養了以劉曉峰、鄭皆連、賴明、王海懷、孟凡超等為代表,包括國家領導人、兩院院士、優秀企業家、行業精英等20萬余名優秀校友,助力國家戰略、拓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合作空間。重慶交大人在歷屆全國十大橋梁人物中共有18名,占近1/3。學校構建校級、省部級和國家級 “三位一體”全鏈條青年人才支持體系,為青年人才提供100余個重點科研平臺研究所所長、副所長崗位,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,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,大有可為的事業發展空間,為青年人才快速成長保駕護航。